爱情三角理论概述
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爱情三维量表
Robert J. Sternberg (罗伯特· J ·斯多伯格)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。
三要素
亲密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;激情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;承诺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识性(认知性)的决定与忠守(Sternberg)。
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,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、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,激情指一种情绪上的着迷,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。码滚皮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,包括对爱人的赞赏、照顾爱人的愿望、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。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,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。
亲密是“温暖”的,激情是“热烈”的,而承诺是“冷静”的。
亲密
亲密,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,温馨的一种体验。简单说来,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。
备滑亲密包含10个基本要素:
1.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。爱方主动照顾被爱方并入力促进他/她的幸福。一方面可能以自己的幸福为代价去促进另一方的幸福——但是也期望对方在必要时同样会这样做。
2.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。爱方喜欢跟自己的情侣在一起。
3.当他们在一起做事情时,他们都感到十分愉快,并留下美好记忆,对这些美好时光的记忆能成为艰难时刻的慰藉和力量。而且,共同分享的美好时光会涌流到互爱关系中并使之更加美好。
4.尊重对方。情人必须非常看重和尊重对方。尽管情人可能意识到对方的弱点,却不能因此而减少自己对对方的整体尊重。 在艰难时刻能够依靠对方。在患难时刻爱方仍感到对方跟自己站在一起。在危急时刻,爱方能够呼唤对方并能指望对方跟自己同舟共济。
亲密(Intimacy)
5.跟被爱方互相理解。情侣应互相理解。他们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对方的感情和情绪心领神会,懂得以相应的方式互相作出反应。
6.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。爱方应乐意奉献自己、自己的时间以及自己的东西给被爱方。虽然不必所有的东西都成为共有财产,但双方在需要时应分享他们的财务,最重要的是分享他们的自我。
7.从被爱方接受感情上的支持。爱方能从被爱方得到鼓舞和支持,感到精神焕发,特别是在身处逆境时尤其应该这样。当你感到似乎一切都在跟你作对,但你意识到只有一件事不会出问题——你的配偶始终跟你站在一起。这时你就知道你们的关系具有这一因素。
8.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。在逆境下,爱方应与被爱方在精神上息息相通,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。
9.跟被爱方亲切沟通。爱方能够跟被爱方进行深层次和坦诚的沟通,分享内心深处的感情。当你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感到困窘为难时,你仍能推心置腹地跟被爱方交谈,这时你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沟通。
10.珍重被爱方。爱方要充分感到对方在共同生活中的重要性。当你认识到你的配偶比你所有的物质财富都更为重要时,就知道你对被爱方具有这种珍重和珍爱。
激情
激情(passion)
激情是一种“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”。通俗地说,就是见了对方,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,和对方相处,有一种兴奋的体验。性的需要,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,其它自尊、照顾、归属、支配、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。
激情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:①由于意识控制减弱,身体的变化和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,细微的动作由于高度紧张而发生紊乱。人的行为服从于所体验着的情感。②人失去意志的监督,发生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,这些动作在事后回想起来会感到羞耻和后悔。③出现在激情爆发之后,此时会出现平静和某种疲劳的现象,严重时会出现精力衰竭,对一切事物都抱着不关心的态度,有时还会精神萎靡,即所谓激情休克。
激情可以是积极的,也可以是消极的。积极的激情能激励人们克服艰险,攻克难关;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正常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冲动行为迟差。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意志的人能控制自己消极的激情。
承诺
承诺(commitment)
承诺由两方面组成:短期的和长期的。
1.短期方面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。
2.长期方面则是作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,包括对爱情的忠诚,责任心。也就是结婚誓词里说到的“我愿意!”,是一种患难与共、至死不渝的承诺。
两者不一定同时具备。比如决定爱一个人,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,或者给出承诺;又或者决定一辈子只爱他/她,但不一定会说出口。
汉娜阿伦特的名言
思考可以让我们拒绝罪恶,远离作恶。
—— 哲学家 汉娜·阿伦特
汉娜·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,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家,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“政治理论家”或“政治作家”,而避免用政治哲学家或某类哲学家这样的称呼。
汉娜 · 阿伦特
汉娜 · 阿伦特的思想
阿伦特一生探讨的话题范围非常之广,路径也不拘一格。她的政治哲学并没有统一的体系,涉及的问题有:极权主义、政治行动、自由与革命、暴力与人权、共和的危机、责任与判断、艾希曼审判、对恶的反思以及人的境况。
在这些繁杂的主题中,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始终贯穿其中,那就是——对“人类事务之脆弱性”的关切。1958年,阿伦特出版那部著作《人的条件》(《人的境况》)或顷,其最初的标题就是“去爱这个世界”。或许,这个标题已经足以表达阿伦特对人类和世界的终极态度。
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之一,阿伦特同时也是个杰出的伦理学家。她所谓的两种恶:一个“根本恶”或者叫“枝团漏极端的恶”,另一个则是“平庸的恶”。这两种“恶”分别在她的两部重要著作《极权主义的起源》和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》中得以阐述。——极权政治下,人们附庸作恶,视作恶为常事,甚至视之为恪尽职守。这种恶很平庸,很日常化,在作恶者眼里,这些恶都不是恶,不但不是恶,还是一种美德。
这种现象其实早就引起阿伦特的注意与思考,1949年12月14日,她在欧洲旅行时就在给丈夫布鲁希尔的信中说:“德国人依靠终生的谎言和愚蠢在过活。”这句话的背景离战后德国全民大反思还有十多年,那时候,还有许多纳粹或亲纳粹分子在战后新政权下如鱼得水,参与过各种纳粹恶行的普通德国民众也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。
阿伦特的身世
1906年10月14日,阿伦特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市。
在阿伦特出生几年后不久,全家搬迁到了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,也就是康德的故乡。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,但因疾病在1913年去世,同年她的祖父也去世了。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因俄国军队的入侵,母亲带着阿伦特逃到了柏林。
8岁的阿伦特与母亲
亲人的相继过世和战争的气氛,这些经历让小时候的阿伦特感受到了生活之动荡与不安。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,阿伦特对人类的苦难就特别敏感。
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阿伦特的“犹太人”身份。在1964年,阿伦特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:“犹太人一词,从未在家中提起,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,是在街上玩耍时孩子们的反犹言论。” 阿伦特从她人口中得知自己犹太人的身份,“犹太人”是别人贴给她的一个标签。
汉娜·阿伦特与海德格尔
与海德格尔激情燃烧的师生恋
1924年,阿伦特以合格的成绩进入马堡大学,也就是海德格尔执教的大学。与海德格尔的相遇,对阿伦特一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18岁的阿伦特求知欲很强,她选了海德格尔的课并被这位哲学教授的魅力深深吸引。那时,阿伦特还是个天真的女大学生,精神的孤独使她需要思想的慰藉,在被海德格尔思想深深震撼的同时,产生了崇猛烂拜之情以至萌生了不顾一切的念头。
而那时海德格尔已经35岁,是哲学系的教授,他有着妻子和家庭,是两个孩子的爸爸。在课堂上,海德格尔看到了这位水灵灵的漂亮女学生阿伦特,或许是被其非凡的气质感染,海德格尔对其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。
于是,他们的关系很快演变成了师生恋,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而这段时光里,海德格尔正在撰写他的《存在与时间》。海德格尔后来说,阿伦特是他的灵感之源。
她的好朋友约纳斯,回忆起他在马丁·海德格尔研讨班上遇到阿伦特时的情景:“我是怎样记住这位新来者呢?她害羞、离群,举止非常美丽,眼神孤独,她出乎意料地以一种独特且难以描述的方式站出来。在那里,有才学的聪慧并不罕见,但它在她身上体现得特别强烈,此外还伴有一种内在的指引、追求品质的本能、对本质的把握和对奥秘的探查。”
1926年,海德格尔感受到了婚外情的压力,他也不想让私情妨碍自己的前程,于是结束了这段师生恋的关系。随后阿伦特来到海德堡,跟随她后来的导师雅斯贝尔斯学习,在他的指导下,阿伦特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《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》。
与记者君特·施泰因的闪婚
为了抹去海德格尔在她心中留下的心理创伤,1929年阿伦特来了柏林,遇到了记者君特·施泰因。他很不错,是一个很会体贴人的男人,一次阿伦特生病,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让阿伦特感动,阿伦特下定决心与他闪婚,成了施泰因太太。
但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,两个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,阿伦特像男人一样抽雪茄烟让施泰因难以忍受,阿伦特觉得他们组成的这个小家就像一个地狱。1936年施泰因离开阿伦特离开他的家前往美国,一年后这段错误的婚姻终于画上了句号。
汉娜和君特·施泰因,1929年
从哲学投身政治
20世纪30年代,纳粹上台。
不过,让阿伦特感到震惊的并非“纳粹上台”这一政治事实,而是当时很多德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跟纳粹合作的普遍现象。在阿伦特看来,这些知识分子怎么没能看清纳粹政权的本质呢?
这些哲学家的政治愚蠢——尤其是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合作(尽管后来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支持纳粹乃误入歧途)——这些事件深深刺激了阿伦特,再加之自身的犹太人身份,于是她不再同意自己仅仅做一个旁观者,她从哲学转向了政治。
1933年,阿伦特接受了一份政治工作—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组织活动,由此招致了拘捕,她逃到了法国。在流亡法国期间,她继续为这家德国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工作,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被流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。也正是在法国,她结识了瓦尔特·本雅明以及雷蒙·阿隆,并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。
阿伦特与丈夫海因利希·布鲁希尔
在巴黎本雅明的家庭聚会中,阿伦特认识了他深爱的第二任丈夫——海茵利希·布鲁希尔。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火热之恋就此拉开序幕。布鲁希尔不同于海德格尔,也不同于施泰因,他有一种迷人的单纯善良和过人的才智,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。阿伦特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梦想的真爱,和他一起享受快乐,面对艰难。
于是,在结束了与前夫施泰因的法律关系后,她便与布鲁希尔在巴黎结婚。
1940年,巴黎沦陷。她侥幸逃脱,并于1941年5月安全到达美国纽约。十年后,阿伦特成了美国公民。
流亡的岁月以及与纳粹分子斗争的经历,再加之她犹太人的身份,这些因素对阿伦特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汉娜·阿伦特墓地
1975年12月4日去世,病因是心肌梗死。
这就是汉娜·阿伦特的生平故事。 阿伦特的一生经历丰富,充满传奇,她曾言,在20世纪生活,如同下雨天出门没带伞,只有在雨中行走,任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、身上。然而日子再苦,也还要过。回顾阿伦特的一生,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她其实是幸运的,尽管是恶劣政治经验的亲历者,但爱和友谊始终围绕着她,她的一生恰好是她思想的写照,“正是通过对世界的爱,人才明确自身在世界之中的家园感,然后才想着从自己的善恶去照看这个世界”。在阿伦特这里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他出生并给世界带来新的东西,在世界之中生存,并不像海德格尔那样意味着沉沦,而是与他人的共同生存,并不断地创生,将世界塑造成与他人一起思考、判断、言说、行动的舞台。